精彩小说尽在看书文学网!

小说首页 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首页 > 小说 > 极简佛 > 第8章 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

第8章 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

李馥旻2020-08-21 17:46:13

“大乘”,是梵文中“摩诃衍那Mahayana”的译文,原意是指大的运载工具,是印度佛教对教法的习惯称呼,含义为大教法。大乘佛教是佛教两大教派传统之一,大乘佛教以成佛为目的。大乘佛法本为“普度众生”,即是什么人都可以搭上此大乘之车而成佛,其主要传承者是北传佛教,其中的汉传佛教流传于中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

大乘佛教的起源悠久。近代出土的石刻文中显示,阿育王时期的佛教已有强调慈悲与平等、提倡不食肉主义、人人均可成佛等大乘信仰与理念。在佛灭后百年,佛教发生了根本分裂,形成了大众和上座两部。后来逐渐发展形成的大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主要传承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主要传承大众部佛教。当然,也有将大乘和小乘相结合的大乘上座部佛教。实际上,印度很多部派的佛教都是兼修大小乘。

历来,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都有其坚固的信众基础。大乘佛***认为自己所信仰的佛教是最纯正的佛教,小乘佛***也坚信自己所信仰的佛教才是释迦牟尼的真传。近代有人对古印度各个部派佛教留存下来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发现里面记载着大量的大乘思想和教法。研究表明,“公元前一世纪大乘佛教超过小乘成为佛教主流。”

小乘佛教只信仰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则不然。他们认为,在整个宇宙空间里存在无数佛。释迦牟尼佛只是其中之一。但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这个本婆娑世界,有且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个佛。大乘佛教还认为,众生看到的释迦牟尼佛不是佛的真实面目,只是他的一个应化之身而已。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要现身说法,是为了度化世人,让世人通过修行得到佛果,摆脱苦难。

大乘佛***经常称小乘佛***为“自了汉”,因为他们认为,小乘佛教把自身的解脱当作是修行的目的,是对佛教教义的肤浅理解。大乘佛教所认为的修成正果,既包括度化自己的决心,也包括度化他人的决心。他们提出“悲智双运”的思想,就是说“不但要自己悟得真理,破妄证真,还要以慈悲之心去度化众生”。只有这样,才能证得无上果位,成为佛陀。

普度众生的宏愿可以说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最本质的不同。传说,禅宗始祖达摩祖师刚来到中国的时候,遇到梁武帝。梁武帝就是典型的小乘佛***,而达摩所学的是大乘佛法,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双方意见不合,最后不欢而散。后来,达摩深知无法开化梁武帝,就偷偷离开,到中国北方传播大乘佛法。

由此可见,大乘佛法的宏愿并非小乘佛***能够理解的。不得不说,这种普度众生的博大情怀是大乘佛教日益兴盛的重要原因,也是大乘佛***们难能可贵的品质。

小说《极简佛》 第8章 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 试读结束。

章节 设置 手机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忘却红尘的释迦王子 第2章 苦行成佛的释迦牟尼 第3章 星火燎原的印度佛教 第4章 东亚主流的北传佛教 第5章 与国兴衰的南传佛教 第6章 入乡随俗的汉传佛教 第7章 独树一帜的藏传佛教 第8章 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 第9章 神秘古老的小乘佛教 第10章 开枝散叶的汉地八宗 第11章 藏传佛教的五大宗派 第12章 不立文字的中国禅宗 第13章 汉传佛教精髓:大藏经 第14章 大乘经典:《金刚经》 第15章 佛教入门:《四十二章经》 第16章 佛法根本:缘起论 第17章 佛法的审判者:三法印 第18章 四谛之苦谛、集谛 第19章 四谛之灭谛、道谛 第20章 佛教“五行”:五蕴

设置X

保存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