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看书文学网!

小说首页 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首页 > 小说 > 极简老子传 > 第19章 “道”的哲学意义

第19章 “道”的哲学意义

韩蕊2020-08-21 17:46:12

“道”是空的,看似无形,但人们却无法对它视而不见。潜意识里,人类每一天都感知着,触碰着,世间万物的产生都来自于天帝,天帝乃神,神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保护人类,守护世间,创造万物。

道虽无形,但它却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它消磨了锋角,排解了纠纷,柔和了光芒,浑同于尘俗。它无形无迹,像是很不确定的存在,但是在“道”之上,却没有什么更本源的存在,只觉得它存在于天帝之前,这便是“道”的哲学意义。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乃天地万物,“盈”意思是尽,满。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没有尽头,没有盈满的那一刻。如同天地间的空气,树木,水……周而复始,不灭不息。

老子认为,在天帝之前,就有“道”的存在。“道”虽然虚无缥缈,却并非一无所有,“道”乃天帝之祖先,蕴含了物质世界的所有,是它创造了宇宙天地万物。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有的人思想放荡,狂傲不羁,却对自然天性有着追求的他们,在世人的眼中多么的奇怪,与社会多么的格格不入,然而那种独立不羁的精神,千载而后,却让人不得不敬佩且感叹。

号称竹林七贤的刘伶佯狂纵酒,放荡形骸,以天地为家,天为床铺,地为床。醉酒脱衣裸形屋中,因而被嘲笑。刘伶说:“我把天地做房屋,房屋做衣裤,你又为何到我裤中来?”这看似怪诞的言语,却真切如实地反映了悟道之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以及对于“道”的独特理解。对世俗和礼教的唾弃,把自己的精神和肉体融合到大自然中,在对无穷无尽的“道”的追求中,让身心与世界和谐相融。

老子主张人与自然和谐,最终达到追求个人生活方式、思想、道德、行为准则与道、自然、天地相契合的至高境界。

以天地间的万物规律,地为床。众生平等。这便是人与自然与天地老子的哲学,从混沌天元,盘古初开,万物始生,花木兴盛衰败,到一年四季,风雨雷电雪所包含的这天地间的万物规律,都可以探究“道”之所以然。他对宇宙人生独到的理解,全都源自于他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所致。

对自然与自然规律的关注,构成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道”的出现变得理所当然。

天地万物有规律,周而复始,始终如一。然而“道”对于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一而提出的一个新根据,它比“上天”更具说服力。

自古到今,人便把道作为天,那是一种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也是一种信仰,一种向往。

然老子的“道”之说,却带有消极作用。老子主张“无为之治”利于统治者统治,所以在后期,便一度被重用。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上移,政治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急剧升跌的变化。在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有的“天命观”和“天道观”也同样束缚了思想的发展。

老子对“道”的提出,是从天地宇宙万物中去探索,认知,从而否决“天道”与“天命”的理论根据,因为具备了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古人云:人穷则反本。这里的“本”,从广泛意义上便是老子“道”中的大自然,人类与万物的母亲。

当一个人对前途与黑暗感到失望的时候,很自然地便会产生一种自然的返归心态与求助心态,在对现实的不满与焦虑中,急切希望找到自己在自然面前应该有的位置。

然而人在天生追求快乐的原则时,便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所涌动的“回归自然”,不是对宇宙竭力尽智的探索吗?这就是“反本”。

老子的哲学里,蕴含着对大自然的尊崇,返璞归真,对自然的追求。但这个长期的追求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锲而不舍的探索与实践。

小说《极简老子传》 第19章 “道”的哲学意义 试读结束。

章节 设置 手机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老子降世的传说 第2章 驯化耕牛 第3章 三问商容子 第4章 入周求学 第5章 应遏而止 第6章 孔子问礼 第7章 高论生死 第8章 函谷著书 第9章 砖石之分 第10章 齿亡舌存 第11章 点化阳子居 第12章 论养生经 第13章 大道之门 第14章 顺应天命 第15章 化入自然 第16章 论“变”作“囚” 第17章 老子辞世 第18章 论“道”与“名” 第19章 “道”的哲学意义 第20章 圣人不逝

设置X

保存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