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看书文学网!

小说首页 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首页 > 小说 > 胜国录 > 第2章 平地风起

第2章 平地风起

佚名2020-08-21 17:40:28

却说刘文静在章府吃了闭门羹,心知这次还是太鲁莽了。章绍如拒而不纳并不是不认自己这个门生,而是不愿意与户部私相授受,这回公事势难善了。他几番巴结才入了户部,虽是富贵衙门,却也势利非常。此番军务初定,户部上下无不引为发财良机。几个书办自掏腰包准备了几万银子,想将这报销一体包办。刘文静既与章绍如有师门之谊,居中联系最适合不过。这居中调停,将来事成之后,亦有一万良银子的酬劳。刘文静的心事,也正是这一万银子。

刘文静居官有年,只是这京官,向来有穷阔之分。长安居大不易,刘文静官职低微,又无奥援,一直是个潦倒度日的穷京官。一万银子对他来说已经是巨数,而在这几个户部书办,却不过是一笔打点小费罢了。两相对照,他昔年的雄心壮志都像笑话了。以刘文静的本心来说,未必是想借这一次军务报销,从中渔利,真正的私心是想以与章绍如之间的门生之谊作为进身之阶,以章绍如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一旦成为臂助,自己的前程不问可知。谁知如今不单不能面见师门,公事还成了半吊子,刘文静丧气得很。

而在眼前就又有一个关口。年关将至,府里下人的工钱要发,一年吃穿用度累积所欠的债务也要清偿。场面上这一笔开销,至今还没有着落。刘文静心事重重的回到府上,门口没有见到债主的踪影,里屋的桌上是一个热气腾腾的一品锅,一壶南酒配着几样小菜。家中的境况,刘文静最清楚不过,断没有这样的排场。正疑惑间,妻子递过来一封书信,刘文静认得是何桂清的笔迹。

“傍晚时分,章府来人送了一席菜和一笔炭敬。”

向例封疆大吏进京,自有一张名单打点帝都各路人物,除了致送土仪特产之外,常会借着节敬或炭敬的名目送一笔银两。不过刘文静一个小小司官,在帝都泯然众人又岂在孝敬打点之列。他心知是何桂清心有不安,特为接济的。这一笔银两倒是解了年关的燃眉之急,刘文静阴郁的心情纾解了几分,当下唤了小厮进来,写帖子请何桂清过府一叙。

片刻工夫,何桂清翩然而至。宾主分坐,略为小酌后,方谈到正事。先开口的是何桂

“博川,这次累你公事难以交代,我很过意不去。”

刘文静燃眉之急已解,倒也想得开了,只是对将来朝局的走向已经章绍如的去向更为关心。

“军费报销是件大事,也是件肥差,盯着的人很多。老师应该早有个成画才好。”

“大老办事,自然从长计议,放心,总有用到你我的时候。”

在刘文静,倒很愿意章绍如在这报销一案上起些波澜。他未曾参与,正可以明哲保身,以章绍如的声望地位,户部书办难奈其何,如果能够杀一杀这帮势利小人的气焰,倒也痛快。

这些计较自然不便对何桂清明言,不过刘文静对章绍如幕府的秘辛亦颇有兴趣,二人围炉煮酒,竟不知东方之既白了。

上谕赐寿,章绍如具表谢恩,亦借此机会进宫与专管军费报销的大臣商议处置之道。向例以大学士管部。报销一案涉及户、兵两部。掌户部的是严敬铭,兵部则是韩雍。严敬铭字丹清,原籍陕西。当年会试原本不第,而欲于吏部选官。然则此公其貌不扬,选官首重的却是外表。最后只能狠下苦工,三年后,终于金榜题名,年纪却不小了。翰林清苦,严敬铭急于用世,何况家境不裕,也不容他做个清高翰林。中举之后,榜下即用,成了一名七品县令。仕途之始是在西北,历任县令、知府,循资升迁,而以善于理财闻名。军兴以前,就官至布政使,执掌一省财政大权了。及至流寇袭扰,朝廷军兴,支出浩繁,严敬铭以理财有名而调入户部,他善于开源节流,又能切实革除弊政,户部气象一新,供应所需有条不紊。皇帝召见,面询机宜,奏对称善,简在帝心,仕途自然别开局面了。韩雍则是前朝宿将,为先帝所重,以功封侯。当今皇帝登基,对他也是信任有加。军兴以来,后辈将星迭起,朝廷一面优礼老臣,一面也有意借重韩雍的人望坐镇中枢,参赞大计,因而内召入阁。韩、严二人,调兵筹饷,是戡平大乱的功臣。章绍如征战在外,军需补给,受两公照拂实多,因而才觉得不妨一谈。

章绍如到内阁直庐的时候,适逢内阁议事。历代皇帝严旨,非阁臣,不得入直庐,是故章绍如仅与职司传讯的内侍站在庭院中说话。其时内阁中商议的也正是这军费报销一事,之前阁臣在此事上意见相左,如今也还不得要领。严敬铭听闻章绍如来访,特出直庐致意。彼此对来意皆能默喻。“涤卿,今天条陈颇多,纪相又病了,我与爵相越发不得空。不如等散值之后,小酌两杯罢。”

章绍如字涤卿,严敬铭意在言外,自然是屏人密谈的意思,爵相则是以侯爵而入阁的韩雍。章绍如本还想见一见纪柏棠,想不到竟然病了,未能如愿。于是只有先出宫回府,待到傍晚,严府派人来请时,章绍如只携着章和悄然赴宴。

纪柏棠人虽请假,却不是真的病了。纪家是京华世家,府邸中饶有花木之胜,自纪柏棠入阁,又整修过一次,引山间泉水入府,更新建了一座小楼,是极僻静的所在,纪柏棠每有重要的公事,必会在小楼中征询幕僚,楼中的格局是他亲自设计过的,内有密室暗道,密室用来存放多年来搜集的档案,暗道则是为了许多不速之客。纪柏棠受家学熏陶,深知大隐于市的道理,暗中许多势力,外人轻易都不会发觉其与纪家的关系。幕僚亦是如此,有些常年住在府中,有些潜于别处,但在纪柏棠都是召之即来,各有一套运用的手段。

江充便是这样一位隐于幕后的幕僚,也是纪柏棠最信任的一位,这天奉召而至,从暗道中现身时,已近午夜了。彼此相知有年,所以并不寒暄,纪柏棠递过一叠纸稿,这亦是他的习惯,对垂询幕僚,如涉机密,皆是笔谈,拿定主意之后,笔墨付之一炬,既防隔墙有耳,又能不留痕迹。江充对此自然熟悉得很,一面很从容地坐了,一面取来房中早已备好的点心,边吃边看,相府私厨,虽然常常吃得到,着实也是享受。

身为策士,自然有一目十行的本事,纸稿虽多,但江充却能直抉底蕴。

“湘乡入京,何如?”

这是纪柏棠的笔迹,虽是笔谈,亦有隐语,章绍如是湖南湘乡人,此处的湘乡,自然是指他。

对这一问,幕僚的意见无非两面,关键在于章绍如入阁与否,如果将来仍旧回到地方当总督,不管直隶也好湖广也罢,对帝都朝局的影响毕竟有限,那就不如好好敷衍一番,彼此落个交情。但如果真是传闻中有入阁的可能,特别皇帝下旨恩赐寿宴,足见重视,那么便要慎重对待了。

对此,纪柏棠的回复是:“上意中之,未决。”意思是皇帝虽在考虑阁臣的新人选,但还没有下决断。

“善化、韩城、柳堂何意?”

善化是韩雍故乡,韩城则是严敬铭,至于柳堂并不是地名,江充灵光乍现,想到宁王最近新建了一座别院,题名留园,其中书屋正是以柳堂命名,心想纪柏棠也许暗中在宁王府亦有眼线。

“皆乐观其成。”

章绍如的功勋及才具,获此认可并不奇怪,韩雍出身军旅,严敬铭久任外官,与纪柏棠都谈不上渊源,章绍如与此两公,关系匪浅,这样一来纪柏棠在内阁便更觉孤立了。

果然,江充见有一张信笺上写到:“主上不无孤立之忧。”

看到这里,便无下文,江充道知这是纪柏棠的惯技,有意考校下属,因为既已看出孤立之势,必然要想对应之策,此刻不过是将前人的对策隐去,来考自己了。果然,纪柏棠挥笔写道:“何解?”

江充先只写了四个字:“用燕平宁。”

这个想法颇为大胆,用燕王来代替宁王成为内阁的首辅,自然能够削弱其他的三人的势力,纪柏棠在燕王身上早就下了很多功夫,将来未必不能以其为傀儡,成为事实上的首辅。但是皇帝对宁王信任有加,岂会轻易做出更换首辅的举动。

“外患已平,大臣与亲王倘有朋比之势,君上不无孤立之忧。”

这是诛心之论,大臣结党自然不利于皇帝,而如果是阁臣在宁王的笼络之下结党,其心就更难测了,以此立言,固然可以打动皇帝,但稍有不慎,亦是离间手足的罪名。何况,阁臣之间并没有朋比结党的事实。

“攻其所必救,则虽无实而有行迹,稍启上之疑心,事必可为。”

江充就此搁笔了,献策已毕,是否采纳以及如何实行,都要看纪柏棠的处置。机密谈完,不必再三缄其口,故而江充大喇喇地说道:“点心的手艺退步了,像是换了厨子。”

只见纪柏棠一边踱步一边将一叠纸稿反复揣摩,最后亲手将其付之一炬。开出口来,语气却也是戏谑的:“这还是宫里赏下来的,既是不入法眼,下次仍是换府中的点心好了。”

小说《胜国录》 第2章 平地风起 试读结束。

章节 设置 手机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 X

第一部 冠盖京华 第1章 勋臣入京 第2章 平地风起 第3章 围炉定计 (推荐) 第4章 适逢其会 第5章 高楼风雨 第7章 天策开府 第8章 江南流连 第9章 正臣遭忌 第10章 内轻外重 第11章 祸起边关 第12章 骁骑入卫 第15章 困守孤城 第16章 寸土必争 第17章 袍泽故旧 第18章 热血寒霜 第2章 羽书勤王

设置X

保存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