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看书文学网!

小说首页 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首页 > 小说 > 风起钱塘 > 第四章 风花(一)

第四章 风花(一)

泉雨2023-11-17 13:15:59

钱镠没有就此放过王郢,一直向东追击王郢二十余里,王郢见钱镠步步紧逼,心里暗骂道:“年轻人不讲武德。”

王郢拍马疾驰,前面来到临安“八百里。”

王郢熟悉地形,策马转身躲进“八百里”丛林中,算是逃过一劫。

可惜王郢还是没有逃过宿命,一年后,公元876年(唐僖宗乾符三年)王郢在宁波遭埇桥镇遏使刘巨容射杀,这场反叛运动就此落下了帷幕。

王郢本想凭借反叛大干一场,结果被人大干一场,命丧他乡,死时年仅三十八岁。

钱镠一战而名成!

但钱镠很谦虚,把功劳都推让给老大董昌,这是钱镠行走江湖多年悟出的道理,对待功、名、利不争、不抢,在这只队伍里,要知道谁是大王、谁是小王,要具备核心意识。

董昌心里很美,心说这小子还算懂事,能打又不贪功,真是低调谦虚有内涵,有培养前途。

自此,董昌对钱镠是高看一眼,厚待三分。

公元878年(唐僖宗乾符五年),王仙芝兵败身死,其残部朱直管、曹师雄、王知新等不听黄巢召唤,率所部渡过长江,杀向浙西诸州,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歙州(今安徽黄山)、润州(今江苏镇江)、湖州、杭州一带流窜作案,他们无组织、无纪律、无方向、无目标,他们既攻击官府,也抢劫百姓,成为流寇,一时间浙西一带烽烟又起、马蹄声嘶。

这年秋九月,钱镠奉董昌之命率本镇五百人马抗击这伙反贼,这五百人马是董昌的全部家当。

前次一仗,钱镠表现不俗,既会打仗,还会做人,对董昌表达了足够的尊重和忠心,作为回报,董昌也对钱镠给予了足够的信任,将五百人马全部交给钱镠使用,这是董昌的优点,就凭这一点,董昌就是个合格的领导。

钱镠非常清楚这些贼人都属于流寇,没什么凝聚力、战斗力,只要斩杀带头大哥,队伍就会不战自乱,于是钱镠采用偷袭、奇袭、斩首等战术,先后将朱直管、曹师雄、王知新斩杀,群龙无首,人马果然四处逃散,不知去向。

由此,钱镠声名更甚,但钱镠仍把功名归于董昌。

公元878年(唐僖宗乾符五年)年底,杭州组建八都军,所谓八都就是杭州下属临安县、余杭县、于潜县、盐官县、新登县(今新登镇)、唐山县(今昌化镇)、富春县、龙泉县(今余杭仓前一带),各招募士兵一千余人,各县设指挥使统领本部人马,临安县指挥使董昌,副指挥使钱镠;余杭县指挥使陈晟;于潜县指挥使吴文举;盐官县指挥使徐及;新登县指挥使杜棱;唐山县指挥使饶京;富春县指挥使文禹;龙泉县指挥使凌文举,八都军主要职责一是护卫本县,二是拱卫杭州。

如果说击退王郢,斩杀朱直管、曹师雄、王知新对钱镠只是一道开胃菜的话,与黄巢的狭路相逢就是一道大餐。

说起来让人感慨,黄巢与钱镠曾经是同行,不知道之前二人在生意场上是否有过交集,金盆洗手后二人各自选择了相反的人生道路,一个投军,一个造反,殊途没同归。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定数。

《浮生六记》有句话:“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此时的黄巢正在杀向岭南。

公元879年(唐僖宗乾符六年),黄巢统率大军进入岭南进而占据广州城,黄巢与朝廷讨价还价想当广州节度使,被朝廷拒绝。

造反之初,黄巢没想拿唐朝怎么样,无非是想借此与朝廷讨价还价,争取一个不错的职位,黄巢还是想入仕,毕竟造反不是他的初衷,这是读书人的终极梦想,但朝廷一直不给他机会。

所以一路谈谈打打,打打谈谈。

黄巢到了广州,想在此落脚,于是向朝廷转达想做广州节度使的意愿。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有大臣向唐僖宗建议说:“广州乃富饶之地,又是外贸大港,是朝廷重要赋税来源,如果将广州给了黄巢,岂不便宜了他。”

还有大臣说:“现在南方进入冬季,又是多雨季节,容易爆发瘟疫,那黄巢军多为北方人,肯定不适应,一旦传染瘟疫,必死无疑,黄巢不足惧。”

于是唐僖宗拒绝了黄巢的请求。

不久,广州进入雨季,岭南的冬天又冷又潮湿,黄巢军多为北方人,十分不适应这种天气,不久瘟疫流行,黄巢军大量传染瘟疫,十人里就有四人感染,黄巢无奈,决定领兵北还。

黄巢率军从广东进入广西,向南进入桂林,在桂林编造大木筏,沿着湘江一路北上进入湖南,先后攻陷湖南衡州(今衡阳)、永州、潭州(今长沙)、湖北江陵(今荆州),转而进入江西饶州(今上饶)、信州(今上饶),当年七月,黄巢攻打杭州取道临安准备去往淮南,人马浩浩荡荡,号称二十万之众。

时淮南节度使高骈号令江南各道围剿黄巢军,但各道都保存实力,避实就虚,纷纷让道,黄巢军势如破竹一路杀奔到杭州临安。

当时临安兵不过一千人左右,董昌惧怕黄巢大军,也想保存实力,准备避开黄巢锋芒。

钱镠对董昌说:“现在各地官兵纷纷避战,正是我们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如败,则以勇气获得点赞,如胜,则以功名获得封赏。”

董昌认可了钱镠的想法,与钱镠商讨拒敌之策。

钱镠对董昌说:“临安乃山区,地形复杂,道路崎岖,山谷众多,黄巢兵有二十万之众,无法展开快速通过,必迤逦而行,收尾不相接,我们宜以伏兵袭击其前军,声势要大,使黄巢军不知我虚实,自会他往。”

董昌问道:“需要多少兵力方可?”

钱镠答道:“将在谋不在勇,兵贵精不贵多,将军给我三百精兵足矣。”

董昌满脸狐疑,钱镠告诉他:“那黄巢志不在临安,我们只需袭扰和侧击即可,不与之正面对抗。”

董昌让钱镠在军中挑选三百精兵和二十名弓弩手。

钱镠亲自带领二十名弓弩手埋伏于山谷险要处,又命钟明、钟亮、钱镖领一百人,成及、马绰和阮结领一百人各埋伏于山谷两侧以策应,其余一百兵将散布山谷各处,手持旌旗、鞭炮、铜锣摇旗呐喊,以壮声威。

过了晌午,黄巢军前军二千余人进入伏击圈,因山路崎岖艰险,黄巢怕中埋伏,故派前军探路,大部队随后跟进。

前军先锋官身穿锦袍,手执长戟,领插令字旗,跨一匹乌黑战马,正耀武扬威而来,钱镠瞅准机会搭弓射箭,一箭射翻了那先锋官咽喉,那人大叫一声跌下马来,钱镠见状,一边大喊一边冲向敌阵。钟明、钟亮、钱镖、成及、马绰和阮结引领二百人,也从斜刺里杀出,四周又是旌旗闪闪,锣鼓震天,呐喊不绝,黄巢军瞬间慌作一团,四处乱窜又自相踩踏,死、走、逃、亡、伤大半,其余溃散。

钱镠见黄巢军散去,对大家说:“刚才只是虚张声势而已,只能用一次,用多了必露马脚,过不了多久,那黄巢大军必杀到,敌众我寡,无法抵抗。”

成及道:“前面不远处有一片“八百里”树林,我们不如躲进树林去。”

钱镠点头。

钱镠带领众将士退守“八百里”的密林深处,路遇一老妪,钱镠叮嘱说:“等会儿有大军追击我们,如果问起,告诉他们,临安兵屯八百里。”

果然过了片刻,黄巢统帅大军杀到,老妪也按照钱镠嘱咐如实回答。

黄巢不知“八百里”是地名,以为官军众多,绵延八百里,黄巢又朝“八百里”望了望,发现那里

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一望无际,也许那里藏着千军万马吧。

黄巢无心在这种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方和官军纠缠,他的目的地是淮南。

黄巢领兵绕过“八百里”一路向西奔淮南而去。

凭借此战,董昌、钱镠的声名迅速传播开来。

其实钱镠心里也清楚,这场胜利含金量并不高,以临安兵的实力,采用这种袭扰战术惊退黄巢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也有可能,人家黄巢根本就没打算和你交战,人家就是借道而已,黄巢的目标是淮南,是洛阳,是长安。

董昌、钱镠的声名也传到了京城,唐僖宗诏令对董、钱二人予以嘉奖,毕竟在各路官兵纷纷避战的情况下,董昌、钱镠二人积极迎战,勇气可赞、精神可嘉、予以表彰、以资鼓励。

跟董昌、钱镠二人一起走红的还有那个叫做“八百里”的地方,这里可不是黄巢以为的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方,这里是一片纯天然的林海,郁郁苍苍、茂茂盛盛、密密层层、重重叠叠,这里浓密、苍翠、凝重、寂静。

因为原始,所以人少。因为人少,所以天然。

后来节假日的时候,杭州以及临安周边的人们来临安旅游、观光、烧烤、踏青、野营、户外,都纷纷前来一探究竟,看看能让黄巢望而却步的地方有什么魔力,一时间,“八百里”成了网红打卡地,热闹非凡、声名远播。

再后来,一千多年以后,“八百里”成为了临安一个著名景区,为此,作者专门去了一趟临安“八百里”景区,算是寻古问今吧。

“八百里”现在属于临安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里面水湾幽静、林木繁茂,景观秀美,由浙、闽、皖派风格古建筑组成的精妙绝伦的古村落,向游客展示了一部古代江南建筑史。

“八百里”确实是地名,传说是活了八百岁的上古时代的长寿始祖彭祖曾在此居住而得名。

这里交通方便,在杭州乘十六号地铁可以直达。

小说《风起钱塘》 第四章 风花(一) 试读结束。

章节 设置 手机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载阅读

章节 X

第一章 缘来 第二章 云起 第三章 锋芒 第四章 风花(一)

设置X

保存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